我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美起来 生活靓起来
- 发布人:中国镁质材料网
- 发布时间:2022-03-02
- 浏览量:613
全年321个“好天”,空气质量创下历史最优;“母亲河”辽河流域水质持续向好,来辽河口栖息的斑海豹逐年增加;“美丽宜居乡村”新增1030个成员,九成以上行政村村容村貌改善……
辽宁的天更蓝了、水更清了、地更绿了,无论城市还是乡村,“颜值”和“气质”都在提升,一幅幅生态优美的画卷不断铺展在世人眼前。
“家乡变美了”,成为人们最直观的感受。变化的背后,是全省上下驰而不息的努力。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驶入快车道。
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2020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先后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省政府常务会议40余次,研究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等重点工作。
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成为全省上下的共识。面对“史上最严”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我省直面问题,狠抓整改,举一反三,推动一批群众反映强烈、长期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得到解决。
“垃圾山”平了,“臭水沟”没味儿了,“散乱污”企业清退了,真正为绿色发展留白。污染防治攻坚战,一战接着一战打。保卫“蓝天”,各地区协同作战、齐抓共管,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向PM2.5和臭氧发起总攻。
全省1441台20吨及以上燃煤锅炉所在企业全部纳入重点排污单位监管;建立370家年排放量10吨以上的挥发性有机物重点排放企业管理台账;更新覆盖12351家企业的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守护“碧水”,推动70个辽河干支流入河排污口规范化试点建设,排查1.3万余个入河排污口并形成信息台账;完成入海排污口整治1027个;治理39条农村黑臭水体……维护“净土”,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连续5年负增长,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9%;建成运行16个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沈阳等九市城市原生生活垃圾实现“零填埋”……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强化生态治理修复,构建以辽河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仅2020年就新增辽河干流封育面积48.19万亩;累计恢复滨海湿地翅碱蓬3300亩,修复海洋岸线85公里,滨海湿地9206公顷。一项项扎实行动,换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治理成效。
2021年,我省空气优良天数较2015年增加47天,地表水国考断面优良水质比例同比提升5.3个百分点,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达91%,县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全部达标。生态环境改善,带来的不仅是良好的体验,更有“真金白银”。依靠良好生态发展全域旅游,正成为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之间的“转换器”。每年秋天,枫林谷森林公园游人如织,森林成了“摇钱树”,生态保护和林场发展实现双赢。同样尝到甜头的,还有新晋国家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朝阳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
全县生态旅游收入由2018年的32.28亿元增至2020年的43.59亿元。生态立市、生态立县、生态立乡,重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成为越来越多地区不约而同的选择,也潜移默化地提升着群众的环保意识。“守护绿水青山,就是守护我们的好日子。”家住辽宁老秃顶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附近八里甸子镇佛顶山村的村民张立德,承包了5000亩林地。每天到山上转转,成为老张最高兴的事儿。保护区附近像张立德这样既种树又护树的群众很多,在大家的守护下,保护区的环境越来越好,植被覆盖率大幅提高,稀有动植物数量也逐渐增加。
“天天呼吸新鲜空气,咱就是最幸福的人。”张立德自豪地说。生态美了,生活靓了。面向新征程,保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力,辽宁生态文明建设必将迈上新台阶,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辽宁,成为人人向往的大美家园。
上一篇:巴西制定矿业发展规划2050
下一篇:加大非金属矿综合开发利用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