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钢本钢重组凸显央地合作潜力
- 发布人:中国镁质材料网
- 发布时间:2023-02-27
- 浏览量:761
鞍钢向本钢移植一系列制度规章和管理方案,助推本钢市场化改革,成为重塑本钢活力动力的关键。
这是一场推迟了16年的“牵手”,也是一场快速显效的组合。
从2005年鞍山钢铁集团和本溪钢铁集团宣布联合的“整而不合”,到2021年鞍本重组后的资产实质性整合,人员全方位融合,管理高效移植,业务全面协同——鞍钢集团重组本钢一年多来,企业效益连续跑赢大盘、全员劳动生产率大幅提升、区域带动作用更加凸显……交出一份骄人的成绩单。
作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标志性案例,鞍本重组救活省属国企,带动地方经济,盘活优势资源,突破原创技术,凸显出龙头央企与地方合作的广阔空间。
“如果不重组,本钢可能就倒下了”
火红的钢坯在轧机上来回往复,经初轧、精轧、层流冷却等工序,带着高温打包成一个个重达20吨的钢卷……走进本钢北营公司轧钢厂,偌大厂房内热气腾腾,工人们有条不紊地组织生产。
“重组后心气上来了。”热轧作业区作业长胡建军说,今年开春以来,全厂持续保持稳产高产,“大伙憋着一股劲,新春要干出个‘开门红’!”
因设备陈旧、机构臃肿、冗员过多,北营公司一直是本钢的“老大难”,2011年至2020年累计亏损上百亿元。鞍本重组短短一年,北营公司就盈利1.84亿元,职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2021年10月,拥有上百年历史的鞍钢、本钢正式挂牌重组。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辽宁省委省政府的坚定支持下,此次重组多措并举,完成了鞍钢集团股权多元化改革,实现了本钢51%股权无偿划转给鞍钢,引入民营企业北京建龙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实施本钢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并完成了本钢44亿元债转股。数据显示,鞍本重组后,新鞍钢集团粗钢年产能达到6300万吨,位居国内第二、世界第三位。全国排名前10的钢铁企业产业集中度由此提高到42%,形成“南有宝武、北有鞍钢”的钢铁产业新格局。
“重组只是起点,整合融合才是关键。如果整而不合、合而不改,规模优势将无法转化成为协同聚合优势,再大的规模也只是虚有其表。”鞍钢集团总法律顾问计岩说,鞍本整合融合推进工作以“要素管控+管理移植”解决管理整合问题,“特别是鞍钢向本钢移植一系列制度规章和管理方案,助推本钢市场化改革,成为重塑本钢活力动力的关键”。
春节刚过,本钢多家单位正在进行绩效核算,因为直接关系到各单位高管的“上”与“下”、“去”与“留”,牵动着许多人的心。这是鞍钢集团输出的“硬改革”,2016年发轫于鞍钢朝阳钢铁公司的“契约化承包经营”模式,在鞍钢众多单位推广见效并经过优化完善后,向本钢移植。
“年初,各生产经营单位的管理层‘揭指标竞聘、带契约上岗’,上级对各单位充分授权;第二年算总账,完成指标的有奖励,完不成的挨处罚。”本钢董事长杨维说,目前这项“利益捆绑、风险共担”的改革已在本钢9家单位18个点位试点,层层调动了每个环节的积极性,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新五号高炉连续4个月破月产纪录,汽车板产量创历史新高,人均实物劳动生产率由570吨提升到706吨。
除了抓住人的决定因素,鞍钢集团还推动本钢压缩管理层级、减少法人户数的“瘦身健体”。通过优化融资方案,加强资金管控,去年本钢财务费用降低50%以上。同时加速本钢对亏损企业的专项治理,按照“强化管理提升一批、重组改造一批、清理淘汰退出一批”三种方式,去年本钢减少亏损企业38户,降幅73.1%,减少亏损额11.5亿元,降幅51.6%。
2022年,国内钢铁业困难加剧,新鞍钢集团以超80亿元利润,效益连续3年跑赢大盘,当年3月发布的《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鞍钢位列第217位,较上一年跃升183位。重组前经营困难、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的本钢,去年资产负债率较重组前下降近15个百分点,人均收入增长10%以上。
“本钢过去是行走在‘刀尖’上,资金链随时可能断裂,特别碰上去年的全行业下行,如果不是重组改革,很可能就倒下了。”本钢板材热连轧厂轧钢工郭鹏说,改革让企业恢复了元气,让大家看到了希望,重建了信心。
“1+1>2”效应持续释放
早在2005年,鞍本就宣布联合,但因分属央企和地方国企,诸多体制性障碍让两钢迟迟不见组织、机构和资产层面的实质性整合。相比之下,此次重组注重做好生产经营的深度协同,推进企业与地方的深度融合,使得“1+1>2”效应持续释放,这也打破了许多人对重组“整而不合”“合而无效”“貌合神离”的疑虑。
元旦以来,鞍钢集团下属的鞍山钢铁、本钢联合在沈阳、上海等5地召开客户恳谈会、共同走访客户,先后在上海协同开发热轧船卷市场,在南充合力办理吉利E51电动车汽车板认证。这种同一标准服务客户、共享资源、拓宽渠道的营销方式,让双方在各区域市场实现了供货品种的全覆盖,产品竞争力和价格话语权大幅提升,物流成本也趋于下降。
鞍钢、本钢处同一地域,属同一矿脉,面对相同市场,生产相近产品,重组后,双方按“战略引领+资源协同”原则,在更大产能规模中优化组合资源要素。
计岩介绍,鞍本重组融合推进组下设招标采购、物流运输、科技研发、市场销售等20个专项组,一年来已完成590项改革和协同任务,实现协同创效26.17亿元。
以科技研发为例,鞍钢、本钢去年协同研发、攻关20个项目,并实现多处科研设施共用,科技成果共享,累计降本创效1.76亿元。以采购为例,本钢将现有合格供应商3250家全部导入鞍钢招标公司客商平台,实现了鞍本供应商资源共享,为鞍本协同采购、充分竞争创造条件。鞍本实现全品类原燃料及重要生产备件协同采购以来,已降低成本3.14亿元。
“十四五”期间,鞍钢集团确立了“7531”(7000万吨粗钢、5000万吨铁精矿、3000亿营业收入、100亿级利润)发展战略,加快构建钢铁、矿业“双核”和培育打造“第三极”产业发展新格局。集团围绕这一战略重新布局资源,让鞍钢各业务单元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做到“突出实业、聚焦主业”。其中本钢聚焦鞍钢“十四五”规划重新梳理业务板块,清理不符合鞍钢发展战略的法人单位45户,占总户数的三分之一。
做强自身的同时,新鞍钢集团也在服务辽宁振兴上当先锋。“辽宁省将本钢管理权交给央企,鞍钢倍感责任重大,须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更大担当。”鞍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谭成旭说。
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关键是要完整构筑一个具有拉动力的产业链条。鞍本重组后,新鞍钢集团粗钢产量占辽宁省的58.6%,占东北三省一区的33.5%,大幅提高了产业集中度,同时产业链更加完整,布局更加优化,对上下游的带动作用更强。为此,鞍钢集团深化“双鞍”(鞍钢与鞍山市)“双本”(本钢与本溪市)融合,在税收、项目投资、产业链延伸、就地配套率上向当地倾斜,与地方经济良性互动。
目前,鞍钢与鞍山市、本钢与本溪市均成立地企融合工作领导小组,建立高层会商、月例会等工作机制谋划对接项目。一年多来,鞍钢与鞍山市共同推进的国家级综合性钢铁产业基地,正在以清单化、项目化方式加紧建设招商;鞍钢与鞍山冶金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积极拓展炼钢、炼铁等的运行维护、备件供应等业务,已签订各类采购合同1280项,共计34.1亿元;鞍钢国际贸易公司还与当地优秀民营企业在意大利、美国、荷兰建立海外仓,带动出口近5000万美元。
过去两年,新鞍钢集团在辽宁地区完成投资分别达115.7亿元和137.7亿元,分别增长37.3%和19%。鞍山市发展改革委主任李涛说,“双鞍融合”进入历史最好时期,现在双方打开大门、谋划合作的红利正在释放。
做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和“探路者”
立春已过,辽宁大地寒意未消。位于鞍山市千山区网户屯村的西鞍山铁矿工地,挖掘机和大货车轮番作业,为即将建设的副井井口平整场地。
“现在我们插着小红旗、看着工期往前赶,连腊月、过年也不停工,就想早点投产出矿。”鞍钢基石矿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志东说。
西鞍山铁矿是我国开工建设的规模最大单体地下铁矿。这一总投资229亿元的项目建成后,年产铁矿石3000万吨、铁精矿超1000万吨。“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支持,西鞍山铁矿提前29个月就办完所有前期手续,预计将于2027年建成投产。”鞍钢集团战略规划部副总监李莉说。
重组以来,鞍钢科学规划了钢铁、矿业“双核”发展战略,加快建设世界级铁矿基地,提升我国铁矿资源保障能力。
鞍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战略发展部副总监杨禹介绍,辽宁鞍山、本溪地区坐拥我国最大铁矿带,资源储量占全国16%,重组后鞍钢集团系统规划、统一申报项目,目前正在推进多个铁矿开发和扩产项目。“目前,鞍钢以每产5000万吨的铁精矿产量,铁矿产量排名中国第一、世界第五位,到2030年,鞍钢铁精矿产量将增至1亿吨。”
除了发挥保障钢铁原料安全的“压舱石”作用,鞍钢集团还联合多方力量研发攻关,努力建设钢铁原创技术“策源地”。重组以来,鞍钢、本钢共享科技资源、共建攻关团队成立科学技术协会,共建技术创新中心,去年全集团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提升到3.77%,建设了全球首套绿氢零碳流化床高效炼铁示范项目,在全球首发特厚高强度核电安全壳用钢,突破高强耐磨过共析钢轨的国外技术壁垒……
走进鞍钢股份炼铁集控中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大屏幕,上面直观展示炼铁各个环节的实时景象、温度参数和性能指标。通过对炼铁环节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以往看不见的炼铁过程,现在清晰呈现在人们眼前,实现了过程控制和系统评价的高效精准。鞍钢集团战略规划部副总经理李东伟表示,重组后集团加速“数字鞍钢”建设,努力探索钢铁业数字化、智能化制造的发展新路。
趁势联合重组塑造的强大竞争力,新鞍钢集团正在谋划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推动产能向沿海转移,打造千万吨级绿色、生态和全流程智能透明的沿海钢铁精品基地;择机启动朝阳钢铁电炉短流程项目建设,成为机制、成本、效率、效益、智慧、绿色全面领先型钢铁制造基地;立足攀枝花、江油、西昌基地,深化矿钢钒钛一体化发展,重点推进工艺装备填平补齐,优化调整产业布局;聚焦世界一流钒钛新材料企业目标,争当钛金属产业链链长,将钒钛产业打造成为鞍钢“第三极”的排头兵……
面向未来,新鞍钢集团目标明确,步履铿锵。
上一篇:11省份合计公布110个钢铁项目
下一篇:72家钢企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