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洗牌加速!陶企数量将跌至千家以下
- 发布人:管理员
- 发布时间:2021-04-01
- 浏览量:459
近段时间,头部企业一系列大手笔的扩张,受到行业人士的高度关注。动辄几十亿的投资,新建的都是智能化、规模化的生产线,产能大幅增长的同时,“百亿军团”正呼之欲出,形成一批更加强势的头部企业阵列,再加上资本的加持,陶企间的收购与兼并动作频繁,让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规模效应进一步显现。
头部企业在快速扩张、攫取更大市场份额的同时,大量中小企业正一步步没落,滑向市场的边缘。
普京陶瓷为什么愿意被蒙娜丽莎收购?作为从佛山产区入驻高安的标杆企业,普京陶瓷在高安产区绝对算得上龙头企业,规模大、品种全、花色多、质量好。多年来,其产品一部分通过自有品牌、渠道销售,一部分为行业头部企业贴牌,可以这样说,普京陶瓷除了没有自己叫得响的品牌,其它各方面并不差,其运营状况在高安产区属一线水平。
但就是这样一个看上去很好的企业却选择“卖身”,普京陶瓷的老板冼伟泰一定提前嗅到了行业大洗牌来临之际的危机,虽然目前能够保持产销平衡,但未来之路一定会越走越窄。因此,果断选择与头部企业合作,通过产能、品牌与资本的嫁接,搭上头部企业的班车,实现多方共赢。
无独有偶。鹰牌,这个具有40多年发展历史的国有企业,曾经是行业绝对的一线品牌,但终究因种种原因而日薄西山。鹰牌总裁林伟在回应股权转让时说:“随着国内经济大潮变革和行业洗牌整合的压力加剧,鹰牌集团原有的管理体制机制无法迅速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连鹰牌这个行业树大根深的品牌都无法适应市场的变化,可以想象,还有多少陶企在苦苦支撑?
普京、鹰牌这样资产相对优质的企业可以通过重组获得新生,那些生产线陈旧、产品无竞争力的陶企,在一步步沉没的过程中恐怕连“卖身”的机会都没有,只能像新中陶那样等待着法院的拍卖。
回首过往,行业曾掀起过几轮大规模的扩张高潮,但以往产能的增加,大多得益于房地产市场的火爆,在增量市场就被消化得所剩无几,再加上出口形势一片大好,因此,大部分企业窑红火旺,赚得盆满钵满,实现了企业的持续增长。
但是,这一轮的扩张,跟过往明显不同。以往,是头部企业带着中小企业一同扩张,但这一轮扩张潮中中小陶企的扩张力度明显不大,甚至很小;头部企业的扩张规模更大、速度更快;得益于上游装备企业的技术创新,新建的生产线不但自动化、智能化程度高,而且产量大、品质好,一条新线相当于以往的两三条线。比如双层岩板窑炉的出现,几乎让同一条窑炉的产能翻倍。
更大的不同在于这一轮的外部市场环境。受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全国瓷砖产量从2016年创下102.50亿平方米的记录后,2017、2018、2019曾连续三年下降,虽然2020年有所反弹,但力度不大。出口市场更是雪上加霜。因此,新一轮新增加的产能,要从过去的增量市场转化到存量市场进行消化,也就是说,大企业并不是从新增加的市场需求中去抢份额,而是要从竞争对手那里去抢份额。当然,岩板在不断地拓宽行业边界,创造新的市场需求。
存量市场的竞争中,头部企业将利用自己的品牌、渠道与规模优势,甚至资本优势,对大量中小企业形成碾压式的竞争态势,部分市场需求大、技术成熟的常规产品,头部企业极有可能通过大幅度的降价从中小品牌商手里抢夺市场份额,从而重构市场价格体系和竞争格局。就比如可口可乐多年来将一瓶可乐的销售价格始终维持在3元左右,其它企业想进来也做不到这样低的成本,从而为自己构筑起强大的品牌护城河。
据2020年“陶业长征”统计,全国拥有生产线的陶瓷厂有1155家、生产线2760条,分别比三年前下降了15.45%和15.44%。新一轮的扩张后,将会有更多的陶瓷企业、更多的品牌商退出这个行业。因为头部企业一年的净增长额,几乎相当于数家、甚至数十家中小企业的销售额。按这样的洗牌速度,陶瓷企业的数量很快便会跌破至千家以下。
目前,最大规模的陶企,其产能、营收也仅占到行业总规模的2-3%,未来,这种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每一个百分点的背后,都是以大量中小企业的退出为代价。这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高质量发展的使命使然。“山雨欲来风满楼”。百亿军团的出现、百亿赛道的更迭,让行业发展的越来越好,也会让越来越多跟不上市场变化的陶企、品牌商一步步退出这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