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综合经济 > 辽宁工业经济呈恢复向好态势

辽宁工业经济呈恢复向好态势

  • 发布人:中国镁质材料网
  • 发布时间:2023-08-07
  • 浏览量:1113
【字体:

“上半年,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3%,高于全国1.5个百分点;累计完成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3.1%,高于全国4.2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高于全国7.6个百分点……”7月22日,在省政府新闻办2023年上半年全省经济运行情况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上,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胡异冲表示,今年以来,全省工业经济承压运行,但总体保持稳定,呈现恢复向好态势,多项核心指标增速跑赢全国平均水平。

从地区看,全省11个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实现同比正增长,10个市增速跑赢全国,沈阳、大连充分发挥了“跳高队”的作用。

从行业看,支柱产业拉动作用显著。装备制造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6%。其中,汽车制造业同比增长21.4%,高于全国8.3个百分点;整车产量45万辆,同比增长41.3%,高于全国35.2个百分点。石化行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累计原油加工量4874.4万吨,同比增长1.3%。冶金行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粗钢产量3852.8万吨,同比增长3%;钢材产量3999.6万吨,同比增长3.1%。

从重点企业看,华晨宝马、英特尔及三一重装产值分别增长24.3%、134.3%和18.7%;鞍钢和本钢累计粗钢产量分别增长2.4%和4%。

从投资增速看,上半年,全省累计完成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3.1%,连续6个月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连续30个月实现正增长。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8.2%,占工业投资比重达到56.6%,上拉全省工业投资4.8个百分点,成为工业投资增长的“第一动力”。

一批超百亿元重大项目接连开工

“我们坚持抓企业、抓项目,围绕运行和投资两条主线,强化监测监控、日常调度,及时解决问题,推动全省工业经济发展整体好转、提质提速。”胡异冲说,我省成立全省工业经济稳增长专班,每旬调度700家重点企业生产情况,每半月召开专班调度会议,每季度组成15个调研组赴全省各地开展专题调研,组织行业和重点企业座谈会30余场,推动解决用地、用工等问题3500余个。制定流动资金贷款贴息、增产增效奖补等支持政策,进一步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抓住央企与辽宁合作契机,上半年我省推动中石油七家炼厂原油加工量同比增加107万吨,鞍钢、本钢等企业增加粗钢产量120万吨。为企业搭建对接平台,省工信厅举办“政银保企及平台”对接会,签约金额100亿元;组织石化、冶金、建材、医药等行业,投资项目与工业产品10多场专题产需对接及“辽品京聚”推介等活动,签署订单金额约180亿元;组织企业参加“苏企辽宁行”、中国(沈阳)糖酒食品交易会、中国国际服装博览会等展会及活动,签约额约123亿元;协调大连港等降低港杂费,推动水泥南运214.3万吨。

同时,省工信厅会同人社部门组织专场招聘,协调解决企业用工难题;组织数字化转型对接,推进工业互联网进园区进企业;加强电力保供,增加尖峰时段电力电量受入,确保迎峰度冬电力供应安全稳定,做好迎峰度夏准备工作。通过各项工作开展,上半年全省共增加工业产值330亿元,拉动全省产值增长1.9个百分点。

项目是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上半年,我省紧盯项目“开工率、复工率、竣工投产率”,调度推进万亿级产业基地培育工程等重点项目。总投资837亿元的兵器集团精细化工及原料工程、391亿元的SK海力士非易失性存储器、102亿元的宝马全新动力电池等一批超百亿元重大项目接连开工建设。西鞍山铁矿采选等2404个续建项目相继复工。江苏三木苯酚丙酮等1039个新项目开工,泰峰锂业等425个项目投产,预计新增销售收入159亿元。

22个产业集群集聚3400余户规上企业

“我们把22个重点产业集群作为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的重要抓手,锻长板、补短板,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胡异冲表示。

紧抓三个万亿级产业基地建设。在石化和精细化工产业基地建设上,我省积极推进大连石化搬迁改造、沈阳石蜡化工搬迁,推动中石油18个“减油增化”“减油增特”项目建设。在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建设上,我省研究制定工业母机专项政策,谋划推动工业母机软件验证平台建设,推动沈鼓、特变电工沈变等16家企业开展“整零共同体”建设示范,沈鼓14个配套件完成国产化协同攻关。在冶金新材料产业基地建设上,我省推动鞍钢重组凌钢取得实质性进展,累计推进陈台沟铁矿采选工程等7个“基石计划”项目开工建设,提高铁矿生产能力。

截至目前,全省高端装备、精细化工、冶金新材料营业收入占比分别达到25.7%、46.1%、27%。

引领企业走向产业链中高端。我省积极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并提出统筹推动22个重点产业集群发展的28条工作建议。目前,已有规上工业企业3400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77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3家,超10亿元企业208家,上市公司56家,超10亿元大项目143个,集聚于22个重点产业集群。

助力企业用好“第一动力”,我省组建了省工业母机创新中心,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达到9家。推广应用499户企业的639项产品。推进华晨宝马产品升级、鞍千矿业工艺改造等技术改造项目,工业技改投资连续27个月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围绕工业“六基”,推进高档数控机床五轴头等200个重点项目建设,汽车发动机关键部件棒材项目实现国产替代。大船重工浮式生产储卸油船、中航发重型燃气轮机等一批大国重器取得突破。

培育企业走向“专精特新”。上半年全省共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2432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60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1家。成功举办中国中小企业节,122家企业在活动中达成合作意向,意向投资金额39亿元。

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60.3%

瞄准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方向,我省在大力培育新兴产业的同时,加强质量品牌建设,推进制造业向数字化、绿色化转型。

向高端化迈进。上半年,我省支持辽宁通航研究院承担工信部科研专项,推动6个生物医药新产品获批上市,集成电路装备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0%。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高于全国7.6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光缆等新产品产量同比增长。印发《辽宁省质量标杆遴选工作实施指南》,推动31项标准入选2023年度全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

向智能化升级。上半年,全省新开通5G基站5000个,累计已开通8.4万个;培育中航沈飞民机等20个5G全连接工厂,沈阳中德产业园等15个“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推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新增3个,累计达到35个,居全国第三位,接入企业5295家,居全国第七位。推动沈阳市获评新型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国家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和推进产业数字化成效明显市(州),锦州阳光能源等3家企业入选工信部第三批智能光伏试点示范。两化融合21项指标中18项指标增速超过全国平均增速,5项指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规上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60.3%,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78.4%,分别比去年年底增加0.6个和1.2个百分点。

向绿色化转型。我省研究制定了《辽宁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加快推进工艺装备升级、清洁生产、超低排放等162个绿色低碳项目建设。今年,37家企业获评国家级绿色制造单位,累计共129家企业获此殊荣。推动恒力石化等3家企业获评国家重点用能行业能效“领跑者”企业,阜新伊利乳品等11家企业获评省级节水型企业。开展绿电交易,完成交易量14.62亿千瓦时。

“全省工业经济企稳回升,成绩来之不易。下半年,我们还将面临更大挑战。”胡异冲表示,“省工信厅将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持续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三个万亿级产业基地和22个产业集群,全力为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首战告捷提供工业支撑。”

【关键词:辽宁 工业经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