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书刊杂志 > 促进耐火材料产业健康发展指导意见

促进耐火材料产业健康发展指导意见

  • 发布人:管理员
  • 发布时间:2012-12-07
  • 浏览量:504
【字体:
前言
       耐火材料是高温工业不可或缺的基础材料。“十五”以来,我国冶金、建材、石化、电力等高温工业快速发展,为耐火材料工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近十年来我国耐火材料工业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产业规模稳步增长,品种质量不断优化,综合实力逐步提升。发挥我国资源优势,开发了一大批我国高温工业技术进步急需的优质高效耐火材料,填补了国内空白,工业窑炉的使用寿命、耐火材料消耗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缩小。产品技术水平、质量可靠性明显改善,服务用户的能力逐步提升。创新能力、管理水平和整体素质逐步提高。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公平竞争等社会责任意识逐步加强。随着耐火材料出口量的逐年增长,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也不断增强。
       在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耐火材料行业在新时期也面临多方面的问题,特别是在耐火材料的原料资源配置、产品结构、产业集中度、技术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有些问题是历史原因造成的,有些是发展过程产生的。认真总结分析耐火材料行业目前存在的问题,结合世界和国内的经济发展形势,制定切实有效的应对措施,对推进我国耐火材料工业在“十二五”期间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耐火材料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耐火材料作为高温工业的重要基础材料,与高温工业有着相互依存、互为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耐材的质量、品种和性能,对高温工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起着关键的保证作用。除满足用户工业的正常消耗外,耐火材料还为实现用户工业的节能环保、低碳化等技术进步发挥重要作用。无论是传统的冶金、建材、石化、火电等高温行业,还是新兴的环保、新能源、航空航天、电子等领域,都离不开耐火材料。耐火材料的技术进步直接关系到这些领域的技术进步和行业发展。
       耐火材料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体现在:1)作为基础材料,为高温工业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2)为高温工业的技术进步提供支撑,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3)对全球的高温工业和低碳经济有重要影响。

二、耐火材料工业的发展现状
       “十五”以来,在钢铁、水泥、有色、玻璃等工业迅速发展的拉动下,耐材工业实现了产销两旺,效益增长,下游行业所用耐材可全部自给,出口量不断增加。成为世界耐火材料的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2010年全国耐材产量2808.06万吨,占世界三分之二强。全行业销售额约1700亿元。规模以上耐材企业2000多家,分布在除西藏以外的各省(区)。从业人员约40万人。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产业,促进了高温工业的发展和进步,为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较快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耐材产量排名前七位为河南、辽宁、山东、山西、浙江、河北、江苏。七省的产量占全国的95%,特别是河南、辽宁、山东三省,其产量占总量的83%。
       2010年,全国耐火材料进口量仅占国内耐火材料需求量的0.012%,足以证明国内耐火材料生产的数量、品种和质量等可以满足国内高温工业生产运行和技术发展的需要。
三、目前制约耐火材料工业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
       1、原料矿产资源问题
       虽然我国耐火矿产资源丰富,但规划不合理,重开采而轻保护,滥采滥挖、破坏和浪费现象较严重。山西、河南的优质铝矾土资源几乎全部配置给了氧化铝行业;山东高品位大鳞片石墨、优质焦宝石已濒于枯竭。辽宁的菱镁矿资源虽然储量大,但近几年优质菱镁矿数量快速下降。锆英砂、铬铁矿等少数特种耐火原料资源缺乏。
       在制约我国耐材工业可持续发展的诸多问题中,资源问题尤为突出,且日趋严重,应引起高度关注,重点加以解决。“十二五”期间,若资源合理配置和进一步科学开发问题不能得到很好解决,耐材工业将会发生“无米之炊”窘景,不但会影响耐材产业的安全和地方经济平衡发展,而且会影响我国高温工业的正常生产及技术进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民经济的平衡发展。
       2、生产集中度问题
       我国耐材企业呈“小、多、散”状态,企业数量多,小企业多,产业集中度较低。中小企业占总企业数量的90%,销售收入占全行业比例超过1%者寥寥无几;排名前10位公司年销售收入总和约占行业的11%。企业市场占有率普遍较低,行业的劳动效率低,盈利能力差,抗风险能力弱。
       3、产品结构性过剩严重
       许多品种产能富余,产品过剩。普通产品如硅砖、粘土砖、高铝砖等多,而高技术、高附加值和功能型产品所占比重少。资源初级加工产品多,深加工产品比例少;高能耗、高污染产品多,节能型、环境友好型产品比例少;落后工艺和需淘汰产能多,先进技术工艺和装备少;引进、模仿的产品多,自主创新的品种少。
       4、节能减排和环保治理问题
       耐材高温窑炉的热效率和能源利用率偏低,先进的节能技术和燃烧技术还未广泛采用。不定形耐火材料、免烧制品及隔热材料等节能型产品比例相对较低。对人体和环境有害的产品还在生产和使用;传统型对人体和环境有害的结合剂也在继续使用。相关替代技术、替代产品的研发刚起步。用后耐材回收利用的比例较低。
       5、无序竞争问题
       由于产能过剩,引发市场无序竞争,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有增无减,普遍存在落后小企业与先进大企业争市场、争人才、争资源的现象。由于无序竞争,企业竞相压价,利润大幅缩水,导致行业整体利益受到伤害,经营日趋艰难。
       6、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由于利润水平下降,全行业的研发投入增长较慢,研发平台建设落后于目前的形势要求;缺乏公益性的研究机构,研发资源的配置不合理,未建立起快速、高效的创新体系。基础研究相对薄弱,研发项目的前瞻性不强,创新能力明显不足,生产与应用及科技成果的转换受管理体制约束,难以很好地引领和支撑耐材行业今后的发展。
四、促进耐材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1、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满足高温工业生产技术发展需求为重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建立新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树立循环经济理念,践行“绿色耐材”战略,推进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和职业健康;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围绕行业重大、共性、关键性技术、推动耐火材料科技进步、大力培育龙头企业,促进耐火材料产业向集团化、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2、基本原则 
       (1)立足国内资源,优化原料加工工艺,提高原料加工装备水平,合理利用菱镁矿、铝土矿等中低品位矿产资源,发展具有我国特色的高档合成耐火原料和高稳定性的系列耐火原料。
       (2)加速技术改造,提高装备水平,制定耐火材料行业准入标准,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严格限制高污染、高消耗、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严格控制耐火材料规模总量。
       (3)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合理调整区域产业布局,加大对国内重点耐材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联合重组,培育龙头企业,提高生产集中度。 
       (4)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积极推进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不断提升耐材重点企业和行业整体的自主创新能力。
       3、主要目标
       (1)合理利用矿产资源,利用中低品位菱镁矿、铝土矿,通过选矿、均化、合成、改性等不同技术路线,研制生产耐材所需的优质耐火原料,到“十二五”末,菱镁矿的回采率达到80%以上,铝土矿的资源利用率由目前的30%提高到60~80%。
       (2)进一步提高耐材产品的技术含量,延长产品使用寿命,降低耐材消耗,到“十二五”末,吨钢耐火材料消耗由目前的20公斤左右降至15公斤左右,重点钢厂吨钢耐材消耗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3)提高产业集中度,优化产业结构,引导支持优势企业联合重组,到“十二五”末,培育出2~3家销售收入50亿元以上,20~30家销售收入10~50亿元,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耐材企业。 
      (4)大力推广节能窑炉,引导使用清洁能源,加强窑炉的余热利用,到“十二五”末,使主要产品的万元产值能耗降低15%~30%。 
      (5)加强对高污染、高环境风险产品的整治力度,通过科技研发,研制含铬产品的替代产品,到“十二五”末,实现钢铁工业AOD炉、VOD炉和新法水泥窑用耐火材料无铬化。
      (6)发展循环经济,鼓励开发用后耐火材料的循环再利用技术,到“十二五”末,力争使用后耐火材料再利用率达到40%以上。
五、促进耐材工业健康发展的主要措施 
1、合理规划配置原料资源,加强监管,发展新型合成原料
       抓好耐火原料资源的规划、开发和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合理规划配置山西、河南、贵州的铝矾土资源。加大辽宁、山东菱镁矿的监管力度,加强矿山管理,禁止乱采滥挖,科学合理开采。开展黑龙江、山东、河南等地低品位鳞片石墨选矿技术的研究,限制具有国防和战略意义的优质天然鳞片状石墨的出口。
       根据我国资源特点和市场需求,大力发展新型优质合成原料。注重开发Al2O3-SiO2系原料的替代原料和满足新需求的合成原料,如镁钙、镁硅合成原料,高性能轻质原料等,同时积极推进用后耐材的循环再利用。
2、大力开发优质高效和高附加值产品,优化产品结构
       我国耐材总产量世界第一,但优质、高效、节能、环保等先进耐材的比例较低。应围绕高温工业和新兴产业对耐材的新需求,大力发展更长寿、节能、无污染、功能化制品。应注重开发和推广应用以下产品:(1)提高资源利用率及高性能优质合成原料;(2)新一代炼铁关键部位用耐火材料;(3)洁净钢用系列耐火材料;(4)长寿命功能型耐火材料;(5)高性能不定形耐火材料及其先进施工技术;(6)具有微孔结构的高性能隔热材料;(7)新型低铬、无铬耐火材料;(8)资源、能源节约型耐火材料。
3、引导企业联合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提高生产效率和企业综合实力。
       我国耐材行业产业集中度低,中小企业多。应出台政策支持企业通过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兼并重组、互相持股等方式进行战略重组,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企业综合实力。到2020年,排名前20位公司的总销售收入占全行业的40%以上。
4、淘汰落后产能,制定耐火材料行业企业准入标准,提高准入门槛。
       我国耐材企业规模小,人均产值低,资产贡献率低。多数小企业的自动化程度低,烧成能耗高,环境污染。不少企业管理落后,产品质量稳定性、可靠性较差。为淘汰落后产能并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应制定耐材行业准入条件。对企业的生产规模及经济规模,主要产品能耗限额,环保责任,社会责任,企业准入的技术条件作具体规定。具体量化指标可由中国耐材行业协会参与协调、组织调研后拟定。
5、推进“绿色耐火材料”战略,促进节能减排和环保,制定和控制单位产品能耗。
       按“品种质量优良化,资源能源节约化,生产过程环保化,使用过程无害化”的“绿色耐材”原则,制定标准,推动行业节能降耗。重点抓好:(1)提高各种窑炉的能源利用率和热效率,加强高效隔热耐材和综合节能技术开发,实现高温窑炉节能和轻型化;(2)降低混炼、成型过程的能耗;(3)大力发展不定形耐火材料和免烧制品。到2020年,实现不定形耐材占耐材总量50%以上。(4)大力发展环境生态友好型耐材。限制生产对人体和环境有害产品;到2020年用后耐材再生利用率达40%以上。(5)制定单位产品能耗标准。到“十二五”末,耐材的万元产值能耗要比目前下降0.10~0.15吨标煤。耐材工业的综合能耗比2010年的降低15%以上。
6、完善创新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目前我国从事耐材研究和工程技术开发人员的数量世界最多,但未建立高效、充满活力的创新体系。创新资源较分散,协作性不好,研发投入不够,整个行业的创新能力不强,难以引领和支撑行业未来的快速发展。
应建立行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可由中国耐材行业协会参与并由国家给予一定资助,组建由有充分代表性的本行业及相关行业的企业、研究机构组成的耐火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整合和共享社会创新资源,集中优势科技资源,促进技术的工程化和集成化创新,协同解决耐材行业发展的重大共性问题。
7、加快耐火材料制造、加工、施工、维护、解体等环节自动化设备的开发,实现过程的高效化、自动化和低消耗化。
       “十二五”期间应注重机电一体化,跨行业协作。培育耐材设备专业生产制造厂。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从国外引进先进设备,提升企业的装备能力和先进性,积极主动淘汰落后设备。制定行业淘汰落后设备的指南和高能耗设备能耗的相关准入标准。

五、政策建议
1、 组织制定耐火材料工业企业准入标准及淘汰落后产能标准,由工信部发布。
依据国家环保、能源、劳动、产品质量、产品标准等相关法律法规,建议从以下方面制定耐材工业企业准入标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实施。
      (1) 主要耐火产品的能耗限额指标
      (2) 耐火材料企业环保标准
      (3) 新增耐火原料、制品企业的生产规模及投资规模标准
      (4) 绿色耐火材料产品标准 
      (5) 耐火材料企业社会责任准则
      (6) 耐火材料企业准入技术条件,包括科技投入、科技人员及研发人员比例、技术创新和产业化能力等。
各准入标准的具体量化指标建议委托中国耐材行业协会调研后适时拟制。
2、合理规划配置耐火原料资源,严格执行“矿产资源法”,加大监管力度,提高资源利用水平。
       (1) 根据高温工业生产发展对耐火材料的需求,由工信部下达耐火原料开采和生产的指令性计划,督促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加强对耐火原料资源的规划和监管。
       (2) 组织对铝土矿资源进行调研,根据耐材行业对高铝矾土的需求,对山西、河南、贵州省适用于耐火材料的铝土矿资源配置给耐材工业。
       (3)对黑龙江、山东、河南等地具有国防和战略意义的优质天然鳞片石墨资源,由国家出台相应的监管政策,进行控制和保护性开发利用。 
       (4) 国家要加强对辽宁、山东菱镁矿资源的宏观规划和指导,督促地方政府加大监管力度,科学合理开采,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国家应大力资助开发分布更广泛、储量更丰富的白云石原料和碳酸钙原料的开发应用,以促进MgO-CaO原料合成及制品工艺的高技术集成化、工程化和产业化。既可缓解氧化铝基原料、镁质原料、石墨原料的紧缺,又可满足洁净钢用耐火材料发展的需要。
3、制定政策,资助企业调整结构、兼并重组,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1) 对未达到行业准入标准且缺乏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企业,责令其关、停、并、转,对出让资产所得在纳税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
       (2) 对于企业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兼并重组实绩突出的企业,在纳税、土地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
       (3)建议在耐火材料生产的重点地区,组织重点骨干企业及相关行业的企业、研究机构组成耐火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整合并共享社会创新资源,促进技术及工程的集成化创新,协同解决耐火材料行业发展的重大共性问题,引领和支撑耐火材料行业中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
4、 制定新的出口政策,控制紧缺耐火原料的出口,鼓励高附加值耐火制品的出口。
       (1) 控制优质石墨、高铝矾土和镁砂等紧缺耐火原料的出口,改进和加强监管镁砂、高铝矾土出口许可证制度,净化出口配额的招标和执行程序,杜绝“倒证”现象。 
       (2) 增加资源开发对环境、矿山、耕地破坏及其修复的税负,适当提高出口原料的价格。 
       (3) 限制资源初级加工低附加值产品的出口,鼓励具有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其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目录由行业协会调研后提出建议。可制定针对不同价格档次耐火产品差异化税收政策,以利于高附加值制品的出口。
5、发挥行业协会在耐火材料工业管理过程中参与、协调、引导等作用。
       (1) 委托中国耐火材料行业协会组织拟制前述各准入标准的建议稿,经国家相关部门审定后发布实施,行业协会配合主管部门宣传、引导、贯彻、落实。
       (2) 建议耐火材料生产大省如河南、辽宁、山西、山东等,要率先与国家相关部门签订淘汰落后产能、节能减排目标责任书,定期公布。
       (3) 建议由行业协会协调、引导,利用企业和高校的资源,开展职业技能教育、培训,为行业输送高素质技能型工作者。由国家有关部门授予行业协会职业技能教育培训的资质。 (中国耐火材料行业协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