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石墨行业发展受技术研发的制约
- 发布人:管理员
- 发布时间:2015-06-29
- 浏览量:371
当前,受国内外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影响,国内多数行业发展陷入疲软,石墨行业亦不能独善其身。无序开发、产能过剩、产业结构不合理、恶性竞争等问题在石墨行业发展的低迷期日益凸显。对于石墨行业面临的考验和挑战,以及如何“突围”,实现平稳过渡的问题,内蒙古日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彬则持乐观态度,并看好行业未来发展。
“总体而言,石墨市场发展前景是好的,高附加值的深加工产品并没有受到低迷市场的影响。”张彬说。在他看来,当前石墨行业及企业发展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实现深加工产业化,这其中的关键是如何破解技术瓶颈,解决技术力量匮乏的问题。
一、资源整合是行业目前的当务之急
据了解,我国石墨资源储量丰富,探明矿石储量约为20亿吨,占世界石墨总储量的72%。其中,晶质天然石墨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山东、内蒙古,隐晶质天然石墨主要分布在湖南和吉林。
长期以来,我国石墨行业存在产业布局不合理、生产集中度低、企业规模小等诸多问题,从而使得行业陷入技术装备落后、生产效率低下、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尴尬局面,甚至出现乱采滥挖、采富弃贫、非法开采等现象,这不仅造成行业整体竞争力不足,而且浪费了大量宝贵资源。如何整合优势资源,培育行业龙头企业,变粗放型经营为集约化经营,促进石墨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资源整合和战略重组成为各地的不二选择。
作为我国天然石墨的主产地之一,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石墨资源整合工作,积极协调各方利益,强力推进整合进程,有效遏制住了老矿区的乱采滥挖现象。我国石墨企业绝大多数是民营企业,整合重组对于改善石墨开采的“小、散、乱”局面、提高资源利用率、改善市场竞争环境等大有裨益。
二、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将是促进行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对于石墨企业而言,技术是其发展的关键,很多企业卡在了技术上,而我国这方面的技术人才又非常匮乏,技术力量薄弱。目前,我国石墨出口的都是低端产品,高端产品大都从日本等国进口,这使整个行业陷入了“低出高进”的恶性循环,不少石墨企业只能长期干苦力,沦为“打工者”。
据了解,目前我国并没有掌握石墨深加工的核心技术,更谈不上生产高端产品,这些核心技术主要被美国、日本、欧盟等少数国家和地区垄断,致使我国石墨资源及初级产品低价出口到国外,反过来又高价进口国外生产的石墨高端产品,从而形成了“低出高进”的恶性循环,行业整体发展欠佳。这些年,虽然石墨行业技术进步有所提高,但企业创新能力、技术研发和应用水平依然偏低,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缺少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产品。
作为一种战略性矿产资源,石墨不仅普遍应用于电极、电池、染料、墨粉等一般工业和消费领域,还广泛用于核电、化工、航天、军事、冶金、电子、机械等特殊工业领域。在发达国家,石墨产品已作为新材料技术的代表,得到了充分开发和研究。石墨所特有的金属和非金属双重的工艺技术特性决定了石墨产品必然成为新材料工业的前沿技术之一。
当前,石墨价格下滑,市场低迷,但高附加值的深加工产品并没有受到多大影响。这从一个侧面印证了那句话——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将是促进行业发展的根本动力,石墨深加工高端核心技术将成为石墨产业核心企业角逐的中心战场。
三、行业可持续发展不可忽视
尽管面临着不少深层次的问题,但是结构不合理下的低端无序开采,以及产能过剩下的恶性竞争,让石墨行业尤其是一些实力雄厚、管理规范、着重深加工的石墨企业苦不堪言。资源浪费和市场无序竞争的问题严重掣肘了石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石墨生产企业要加强自律,形成共识,避免恶性竞争和价格战,静待经济复苏,同时应建立相应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以规范和管控企业间的不良竞争行为,优化市场环境,维护市场稳定,不要让企业在黎明之前都倒下。
同时,要确保石墨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保护性开发石墨资源亦刻不容缓。一方面严格行业准入。2012年底工信部颁布的《石墨行业准入条件》为石墨行业设了一道坎儿,一些不符合条件的企业被挡在门外,石墨行业鱼龙混杂、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情况得到了改善,门槛之内一些能耗高、产量低、污染严重的企业也陆续关停并转。另一方面调整关税,优化石墨产品出口结构,限制原矿。